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太极品第三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3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6197

太极品第三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

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

上道古佛诗

女女男男浊浊清,还从本末觅真情。

有爲曰动无爲静,得本延年失本倾。

急早回头修至善,趁时气在学长生。

任君积下千金产,一旦无常空手行。


张至顺:太极品第三(炁体源流)


男清女浊者。男禀乾道以成体,故曰清也。女禀坤道以成形,故曰浊也。男属太阳,而阳中有阴,离中虚也。女属太阴,而阴中有阳,坎中满也。故曰男子十六清阳足,女子十四浊阴降。

清阳者壬水也;浊阴者癸水也。壬爲白虎,癸爲青龙,故仙家有降龙伏虎之手段,返本还原之天机,是以长生而不死也。

男动女静者。男禀天之气以生。女禀地之气而成。故曰天动地静也。此男女之论。非实属男女也。阴阳而已矣。降本流末。而生万物者。降爲生。流爲成。本爲始。末爲终。是故万物乃人之末。人爲万物之本。人又爲天地之末。天地爲人之本。夫人不可以无本。亦不可以无末。本者体也。末者用也。则两不相离。

天地以太空爲本。而生人畜万物。人畜以至善爲本。而生週身百体。天不失其本。则天且长且久。人不失其本。则人爲佛爲仙。亦可以与天地同寿矣。夫人。自古皆有死。何由不至于死也。岂不闻《吕氏春秋》曰。人能一窍通则不死。其寿在神。

圣经云: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。则近道矣。

道经云:生我之门死我户,几箇惺惺几箇悟?夜来铁汉自思量,长生不死由人做。噫嘻。这玄关一窍。异名多端。

儒曰:灵台至善。太极。无思无虑之天。己所独知之地。

释曰:灵山、虚空、皇极。南无涅槃之天、阿弥陀佛之地。

道曰:灵关、金庭、无极。三清紫府之天、万殊一本之地。三教名虽异。而其所一也。

在儒得此窍而成圣。在道得此窍而成仙。在释得此窍而成佛也。

只是此窍上苍所秘。而三教圣人。不敢明洩于书。防匪人得之。恐遭天谴。必要访求至人。低心受教。指示此窍。次第工夫。是道则进。非道则退。

若是以泥丸顖门。印堂顽心。肚脐心下。脐上下丹田。两肾中间一穴。尾闾、夹脊、玉枕爲玄关者。皆非大道之所也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zhangzhishun.com/post/21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太极品第三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下篇》

元道下篇下篇无他法,皆言报功。经曰:但是首篇,不见其文,道成将举乃可见也。言其报功者,报修元道之功也。经曰:报功之事,皆是仙家灵变,神用之仪饰,驾驭之灵物,宫阙之异观,饮馔之珍羞,引从之童僕,赏玩之玄乐,以报修行之功矣,万代记录,如茅君九锡爲上道又百倍。学元道者,无辞勤矣。下篇首目约数十篇,所记者五...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无极品第一(炁体源流)

无极品第一(张至顺炁体源流)老君曰大道无形。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。运行日月。大道无名。长养万物。木公祖师诗曰道德天尊演妙玄。尊经一部即真传。求师指破生死窍。得诀勤修龙虎丹。箇箇同登清静道。人人共上彩云莲。无极宫内受封后。快乐逍遥自在仙。老君曰:老者、乾阳也,君者、性王也,曰者、说谈也。夫老君之出。莫知...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皇極品第二(张至顺炁体源流)吾不知其名。强名曰道。夫道者。有清有浊。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。天动地静。吕诗诗云清静妙经亘古无。水精注后理方舒。品分廿四超三界。大地遵崇获宝珠。关帝诗云一卷无爲清静经。旁门外道不相亲。改邪归正循天理。长生不死也由人。吾不知其名者。吾乃我也。是太上自叹。大道本无形象所定。更无...

张至顺:三才品第四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三才品第四(炁体源流)

三才品第四(张至顺炁体源流)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。吕祖诗曰看破浮生早悟空,太阳隐在月明中。时人悟得阴阳理,方夺天机造化功。韩祖诗曰虚心实腹求铅光,月里分明见太阳。湛破浊清昇降路,自然丹熟遍身香。清者,轻清也。浊者,重浊也。源者,源头也。静者,无爲也。动者,有爲也。基者,根本也。何爲清者浊之源?夫天...

张至顺:气质品第九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气质品第九(炁体源流)

气质品第九(张至顺炁体源流)所以不能者,爲心未澄、慾未遣也。钟离祖诗曰炼性先须炼老彭,一轮娥月西南横。阴符进退丹益熟,阳火盈亏月渐明。拆坎填离返本位,擒乌捉兔复初城。从今不上阎王套,我做神仙赴玉京。所以不能者,是不能扫三心,飞四相也。爲心未澄者,是人心未死也。慾未遣也者,是七情六慾常未去也。盖人生天...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虚无品第十(炁体源流)

虚无品第十(张至顺炁体源流)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,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,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紫清真人诗曰此法真中妙更真,无头无尾又无形。杳冥恍惚能相见,便是超凡出世人。翠虚子诗曰无心无物亦无身,得会生前旧主人。但是此中留一物,灵台聚下纤砂尘。能遣之者,是将一切杂念,遣逐他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