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炁体源流 > 正文内容

张至顺:消长品第十六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4年前 (2022-03-07)炁体源流4549

消长品第十六(张至顺炁体源流)

太上老君曰,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

忍辱仙诗曰

上士无争是圣功,分明三教其根宗。

太和无碍太和妙,色象莫沾色象空。

一月光横四海外,千江瑞映三才中。

阳满爲仙阴满鬼,时人不识此圆融。

太者,大也。上者,尊也。老者,古也。曰者,说也。上士者,文学大德也;下士者,浅学执着也;无争者,涵容深厚也;好争者,惯高好胜也。

老君说:上士之心即圣人之心。包天裹地,浑然天理,贤愚尽包,和光混俗,自谦自卑,锉锐埋锋,不露圭角,外圆内方,作事循乎天理,出言顺乎人心,何争之有?下士好争者,下士亦是好学之士,无奈根基浅薄,学不到圣人之位,多有惯高执着,偏僻好胜,自是自彰,论是论非,故曰好争也。

上士如进阳,君子道长也。下士如进阴,小人道长也。阴阳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,亦不可不知也。

人之初生时,身輭如绵,坤柔之象也。九百六十日变一爻,初生属坤,至二岁零八月进一阳,变坤爲复;至五岁零四月进二阳,变复爲临;至八岁进三阳,变临爲泰;

至十岁零八月进四阳,变泰爲壮;至十三岁零四月进五阳,变壮爲夬;至十六岁进六阳,变夬爲乾。六爻纯阳,上士之位也,此时修炼,立登圣域。以下九十六箇月变一爻,此时不修,渐而成下士矣。

至二十四岁进一阴,变乾爲姤,此时修炼,不远复矣;如若不修,至三十二岁进二阴,变姤爲遯,此时修炼,容易成功;如若不修,至四十岁进三阴,变遯爲否,此时修炼,还可进功;如若不修,至四十八岁进四阴,变否爲观,趁此能修,久而可成;倘若再不修,至五十六岁进五阴,变观爲剥,趁此快修,困学可成。

再若不修,至六十四岁进六阴,变剥爲坤,纯阴无阳,卦气已足,趁此馀阳未尽,若肯修炼,还可阴中返阳,死里逃生;倘若再不修,待至馀阳已尽,无常至矣,一口气不来,呜呼哀哉,岂不是大梦一场?奉劝世人,勿论年老年少,总宜急早回头爲妙耳,切莫死后方悔,慾修可能行乎?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张至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zhangzhishun.com/post/34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张至顺:消长品第十六(炁体源流)” 的相关文章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上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上篇》

太清元道真经序元道者,玄元之上道,黄老之心秘也。元和中,孟谪仙降世,其胎亲皆积至诚醇厚, 谪仙又至慈敦孝,先感东山陶大通君,先示死生之变,因命执本根焉。本根即元道也。次感南统樊大君,戊戌岁降之,口授此经。故皆大纪枢要,直指长生久视之道,盖黄庭云至道不烦矣。太清元道真经注解释题曰:元者,本也,始也...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中篇》

张至顺注解:太清元道真经《元道中篇》

太清元道真经张至顺注解《元道中篇》元道中篇人者,万物之中至灵,与天地俱生于虚无之始,元炁结而成形。形既将立,则十天神降在人身中,化为神矣。老子曰:积精聚炁,父母和合,阴阳交媾,始一月为胚;二月为胞;三月为胎,形兆分也,三魂降焉;四月四神术,四神者,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;五月五藏安镇也;六月六律名六根也...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

太上老君清静经叙昔鸿濛分判。阴阳始列。轻清上浮者爲天。重浊下凝者爲地。清浊相混者爲人。盖人禀乾坤而交以成性。受阴阳而感以成形。得五行之化育。而五脏五德五灵。由斯而全焉。列三才之品。爲万物之灵。世间难得者人也。人生难得者道也。夫人与天地同才。而不能与天地同长久者何也。皆因不知消长之理也。人与仙佛同体。...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皇極品第二(炁体源流)

皇極品第二(张至顺炁体源流)吾不知其名。强名曰道。夫道者。有清有浊。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。天动地静。吕诗诗云清静妙经亘古无。水精注后理方舒。品分廿四超三界。大地遵崇获宝珠。关帝诗云一卷无爲清静经。旁门外道不相亲。改邪归正循天理。长生不死也由人。吾不知其名者。吾乃我也。是太上自叹。大道本无形象所定。更无...

张至顺:三才品第四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三才品第四(炁体源流)

三才品第四(张至顺炁体源流)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。吕祖诗曰看破浮生早悟空,太阳隐在月明中。时人悟得阴阳理,方夺天机造化功。韩祖诗曰虚心实腹求铅光,月里分明见太阳。湛破浊清昇降路,自然丹熟遍身香。清者,轻清也。浊者,重浊也。源者,源头也。静者,无爲也。动者,有爲也。基者,根本也。何爲清者浊之源?夫天...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张至顺:三尸品第八(炁体源流)

三尸品第八(张至顺炁体源流)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。自然六慾不生,三毒消灭。无垢子诗曰七情六慾似风尘,一夜滂沱洗垢新。待等地雷初发动,尸嚎鬼哭好惊人。达摩祖师诗曰一阳气发用功夫,九蛊三尸趁此除。到阵擒拿须仔细,恐防堕落洞庭湖。常者,平常也,能者,志能也,遣者,逐遣也,慾者,私慾也。言二六...